展覽名稱: 綽約江南——林紹靈江南水彩畫展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粉畫藝委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寧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寧波市海曙區委宣傳部、寧波市海曙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展覽開幕茶會: 6月2日15:00 展覽時間: 2021年6月2日——9日 展覽地址 : 北京炎黃藝術館(朝陽區亞運村慧忠路9號)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10:00至18:00 前言 情之所至 文/王維新 記得1997年春,林紹靈曾與我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水彩畫四人學術展”。在此展上,他展岀了《走向光明》《礦工》等一組刻畫人物形象的作品,十分精彩,引人注目。在那個時期,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連續舉辦了全國第二屆、第三屆水彩畫作品展。在這兩屆畫展中,林紹靈的《永恒主題》和《走向光明》兩幅作品分別獲得最高學術獎和金獎。他描繪人物形象的作品,在當時水彩界基本以風景、靜物、花卉為多數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和可貴。這些作品在當時的水彩界起到引領和拓展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十余年來,林紹靈在水彩藝術實踐的征途上始終孜孜不倦地努力著,不懈地探索著水彩藝術的多種表現語言,反復嘗試種種水色效果,在人物畫的表現中更為突出,創作了一系列佳作,如2011年創作的《風雨同舟》、2012年創作的《小憩》、2014年創作的《鋼筋工》。這些作品正如潘耀昌先生所評述的:”紹靈的人物畫,是基于中國式寫生或謂自意象的動態把握”,是“中國的意境氣度與傳統美學的精神”。而這兩點更突出地表現在紹靈近年來創作的風景畫上,可以說是他在水彩藝術探索過程中,又一新的突破,是一種極具人性意味的,向自然的移情。這不是天生具有的或是對景物流俗的描述,而是在彌久的情感積淀下的一種歷史的產物。正如林紹靈所說:“生于斯長于斯的江南,是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心跡。雖然這個畫題不知被多少畫家演繹過多少次而大紅幾時,但我還是覺得有話想說。”他深知:身在情常在。但他又不是狹隘的情感流露,他常在深巷中躑躅,回味腳下石板與老墻的氣息,在晚霞中漫步,在小橋、渡口凝望,沉浸在水色流溢浸漬的趣味中,清晨在寂靜昏沉的小鎮上突遇盡頭處一抹霞光的染過,和江南小鎮一起蘇醒。這一切都成了他生命中的對象,可以讓自己付出。這是一種渴望,一種激動,一種在歲月時空中的沉淀,而成為可以探求的生命情懷中的最深的一部分,從而在他的筆下自然流暢地景情再現。我們不妨細細品讀紹靈的《驛橋槳聲》《平橋滄桑》《回望》《昔時斜陽》《綠蔭門第》《晨霧如紗》《雙橋雪霽》《老鎮憶舊》……“廊橋煙雨今猶在,夢里依稀是故園”,紹靈細數著歲月留下的斑斕,畫他一生畫不完的詩篇。 人能從原始的自然狀態中超拔出來,是原始的對自然的認知和長期的歷史積淀,把感性的情感融入其中而創作出代表自己心聲的作品。這種精神力量是不能忽視的,是一種體現了文化內涵而克服了淺薄的功利意識和物質意識的產物。 而如何求得過去、現在、將來的平衡,也在情感和精神中得以體現?不妨繼續品讀他的作品《江城如畫》《河畔曉色》《向東是大海》《細雨秋塘》《磐安梓譽村》《春意迷戀》等和他的自序。 任何藝術的產生都離不開文化的基礎,都是文化的積淀,是這種精神資本的財富,長期地積淀而潛移默化地在情感中體現。這種文化背景始終在暗中影響著他的思維模式,而傳統的思維模式更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雖然紹靈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藝術技巧,但最能表達其情感的還是中國元素,帶著濃濃的中國色彩,他把自己的情感體驗“感”到審美對象中去了。 紹靈深信,藝術作品顯示的是真情實感,反映的是所思所想的自然世界。 2018年7月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原副主任、著名水彩畫家) 自序 文/林紹靈 廊橋煙雨今猶在,夢里依稀是故園。兒時的我,家住臨街的河邊,每天開窗即見烏篷船、農船吱呀吱呀地搖劃而過。“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屋旁的缸橋,不遠處的社壇橋、望京橋,在藍天碧水間浸染成一幅幅四時變化的江南畫卷。讀書時,我正遇“文化大革命”,學校生活處于無序狀態,于是,常和小伙伴在弄堂墻門的殘垣斷壁間逮蛐蛐、捉迷藏。放假便到寧波西鄉的外婆家小住。往西的河道曾是古代官吏上任寧波的必經水路,河上古橋高大莊嚴,航船在兩岸水村的景色中行進,鉆過一座又一座造型各異的石橋。這一幕幕濃醇至美的江南圖景,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記憶里。 我常在古老的高橋上,回望波光瀲滟的水村。婉約的江南,枕河漫漫,露水在青石板路上熠熠發光,淡淡的薄霧中,屋舍一片茫茫。我細數著歲月留下的斑斕,遐思無限。 有這樣的夏夜,聽蟲兒鳴響,清澈的聲音蕩滌了喧囂紅塵,幾分愁緒,幾分歡喜,夜竟愈加顯得寧靜,引我思緒萬千。人世生緣,物事變遷,混合著蟲鳴聲一同嘆息。 江南,這特定的地域景觀,它曾以繁華的市井氣息和濃郁的人文氣度回應了大江的賜予。它是一處歷史的風景,也是一處文化的風景。它的遠去與消逝,演繹著一種文明的走向與興衰。 江南,也是我一直魂牽夢繞渴望表達的景觀。今天,在水色的浸漬中,我情感深處的“心象”突然躍于紙上,有些朦朧,有些曖昧,卻帶著意外與驚喜,畫面中淹沒了的輪廓竟由此顯得綽約多姿而意味深長。 故鄉的江南,是我一生畫不盡的詩篇,如絲綿長,悠遠相間。塵世恩怨總在繁華錯落間慢慢飄散,其中的故事卻被深藏于夢中,思緒隨著河水蜿蜒匯入大海,心中的一抹輕舟卻永遠漂蕩在江南。 年輪幾度亦滄桑,故園好似別多年。當現代創作愈來愈關注當下發生的事件時,我卻回過頭去留意起“逝去”的一些記憶。抑或是人到中年,我的腦海里時常會浮現出些許鄉愁,如濁酒半壺后的竊竊私語,即便語焉不詳,卻充溢著真情實感。生于斯長于斯的江南,是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心跡。雖然這個畫題不知被多少畫家演繹過,但故鄉的江南,我還是有話想說。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粉畫藝委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綽約江南-林紹靈江南水彩畫展”,于2021年6月2日在北京炎黃美術館開幕。畫展以江南為題,展出了寧波水彩藝術家林紹靈先生近年來的藝術創作成果,展現了獨特的江南韻味,煙雨氤氳間彰顯了水彩藝術的獨特藝術語言與審美趣味。 浙江省文聯副主席、寧波市文聯主席楊勁先生接受采訪 中共寧波市海曙區委宣傳部長張寧輝先生發言 林紹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水彩畫家協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寧波大學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他從藝四十余年筆耕不輟,在水彩藝術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其作品在水彩畫、粉畫全國性展覽中屢獲佳績,并連續受邀擔任過全國美展三屆的浙江評選委員會(水彩畫、粉畫)評委,是浙江水彩藝術領域中具有標志性地位的藝術家。他的藝術作品先后受邀在瑞士、奧地利、美國等地巡回展出,并被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國內知名美術機構收藏。此次攜新作與首都觀眾見面,便是要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在春寒料峭的首都,呈現一場獨具江南水鄉意蘊的水彩藝術盛宴。 著名水彩畫家鐘鈴和趙記同 著名水彩畫家高冬先生發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林紹靈的水彩人物畫創作突破性的以水彩材料流動性的藝術語言描寫人物,在帶有寫意性傾向的筆法中,在人物形形象上產生了其他畫種難以呈現的獨特藝術效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舉辦的全國第二屆、第三屆水彩畫作品展中,林紹靈的《永恒主題》和《走向光明》兩幅作品分別獲得最高學術獎和金獎。王維新認為:“林紹靈描繪人物形象的作品,在當時水彩界基本以風景、靜物、花卉為多數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和可貴。這些作品在當時的水彩界起到引領和拓展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潘耀昌則認為:“紹靈的人物畫,是基于中國式寫生或謂之意象的動態把握,是中國的意境氣度與傳統美學的精神”。林木認為:“林紹靈的水彩人物在吸收了西方繪畫科學性的寫實基礎上,再按照水彩畫的創作特點,注意水的運用,注意水彩的技藝特點,畫出水意盎然、水色飄逸、潔凈透明,而又能嚴謹寫實的水彩群像式創作。”在林紹靈的作品中,西方繪畫的科學性與中國繪畫對于氣韻生動審美目標的探求,在流動揮灑的筆觸中交相輝映。 鐘鈴先生接受采訪 著名作家肖復興先生興致勃勃與作者交流并接受采訪 作者林紹靈與嘉賓 林紹靈的水彩作品題材廣泛,此次展出的作品在對社會現實觀照的基礎上,轉向更加注重生命個體感受的關懷,與對生活記憶情感性的表達。江南水鄉題材是我國現當代文藝作品中常見的題材之一,從文學作品到電影電視,再到架上藝術作品,產生了一批名家名作。在提及本次展覽的主題時林紹靈說:“生于斯長于斯的江南,是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心跡。雖然這個畫題不知被多少畫家演繹過,但故鄉的江南,我還是有話想說。”林紹靈的水鄉題材是獨特的,他是借水鄉的橋、水鄉的村舍炊煙、水鄉的波光樹木,構建記憶中的伊甸園。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被復原了的個體生命記憶,實則是借景造境,以境抒情。 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副書記王詒敏女士發言 著名油畫家雷震先生發言 座談會上嘉賓發言 在表現技法層面上,畫家以西方繪畫對于光線與色彩純度、明度的掌控,營造出在水霧悠蕩的獨特氣氛。同時又以東方繪畫對于線條松緊疏密的把握,有意讓部分景物輪廓的隱匿在畫面中,營造出虛實相生的心象。畫面將水彩畫的材料特性與江南意境結合的恰如其分。林紹靈直言:“江南,是我一直魂牽夢繞渴望表達的景觀。今天,在水色的浸漬中,我情感深處的“心象”突然躍于紙上,有些朦朧,有些曖昧,卻帶著意外與驚喜,畫面中淹沒了的輪廓竟由此顯得綽約多姿而意味深長。” 江南,在中國的文化史中具有著重要的地位,既承載著李煜的懷故之情,也包含了魯迅童年的記憶,從水鄉走出的人心中總是能對水鄉產生多樣的情愫。本次展覽的作品是林紹靈心中意象與個體生命記憶的呈現,被復原的個體記憶與感受,其實就是一個處于極速變遷時代中人的集體記憶,這種記憶容易引起共鳴,喚醒每個人心中美麗的鄉愁,同時喚起對于時代人生的思考。本次展覽展期為6月2日至9日,展出作品60余幅,誠邀各界人士蒞臨參觀交流。 |
注:© 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用于商業!
聲明:轉載或其他業務合作請聯系站長